母亲是静候的小站 自从父亲离开人世后,他就很少再回家了,尤其是近些年。偶尔,他也会想起那个独自待在家里,孤单且寂寞的继母。 他6岁时,父亲以感情不和,和母亲离了婚,受到挫折的母亲很快就去世了。 而父亲又给他娶回了一个继母。继母比母亲年轻漂亮很多,会讨好父亲。这一切让他觉得,继母就是导致父母离婚乃至母亲死去的罪魁祸首,因此,他开始对继母充满了怨恨,尽管继母一直对他都很好。 一年后,继母生了一个漂亮的妹妹,他心中的怨恨更深了。虽然,逐渐长大的妹妹总是跟在他身后,甜甜地哥哥长哥哥短地叫,但驱散不了他对继母的怨恨。 有一天,妹妹在和他一起玩耍的时候,不慎掉进了一个废弃的水井里,当时只要他开口叫人,妹妹是完全可以被救出来的。但,他迟疑了,心想,就让她在井里多喝几口水吧,然后再叫人把她救上来,好泄自己心头之恨。这么一想,他就先跑到一边玩去了,这一玩就把妹妹还在井里等人救的事给忘个精光了。等到继母问他,妹妹在哪里时,他才惊出一身冷汗。 面对妹妹紧闭的眼睛和僵硬的身体,继母只是一个劲儿地哭,全然忘了责骂他,这让他一下子内疚了起来。 失去女儿的继母,一如既往地操持着家务,只是,对他既不太冷也不太热,他对继母亦是。他和继母,只有父亲在的时候,才会偶尔彼此说上几句不冷不热的话。 日子就在这种不冷不热的气氛中进行着。后来,他考上大学,走上社会,远离了父亲和继母。见得少了,自然也就不用在情感上顾虑太多。他想,只要父亲在,他和继母就不会有什么纠葛。 可没想到的是,父亲却突然患上了癌症,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时,他正在往家里赶的路上。关于父亲临终前交代了些什么,他一点都不知道。办完父亲后事,同族的一个堂叔,把他拉到一边,说,你父亲死时最不放心的就是你继母,他说,自己在的时候,你看在他的面子上,待继母还可以,他这一走,就保不准…… 他知道父亲的意思,是要他待继母好一点。 为了让泉下的父亲心安,他也有意地向继母示好,更何况,他对继母也有很大的愧疚。虽然很少回去,但他也会隔三差五地给继母寄些钱,一年也会打上好几次电话,虽然通话很程序化、很简单,但毕竟都做过了。要不是这次公司临时派他南下出差,火车正好要在他家附近的一个小站停靠5分钟,他可能很难会想起这么多的往事。 小站越来越近了,他的心一下子敏感了起来。以前每次回家,父亲都会带着继母早早地站在站台上等他;每次走时,父亲和继母也同样会站在站台上,朝他使劲挥手。以前,他不在乎他们接送,尤其是继母。可今天不一样了,父亲没了,继母也不可能在。 他突然很想继母。继母也是母亲呀,继母在,他就不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儿……火车就在他的这种复杂思绪中,在小站戛然停下,他推开窗户,想朝外看看。 这是寒冬腊月的凌晨四五点,长长的站台上,除了执勤的铁路交警,没有一个人,显得冷清而寂静,这让他更加伤感,他与故乡匆匆相遇,却又是这般的凄凉冷清。没有熟悉的亲人,也没有阳光的喧哗。 他在心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,然后打算将视线收回,可就在这时,他突然看见前面的站台上,来了一个推着流动售货车的老妇人,她一边推着车,一边挨个敲乘客的窗口,以此来兜售车上的食品,老妇人的头被一块厚实的毛巾包裹着,显得非常瘦弱。因为没有戴手套,她推车的双手被冻得通红、发肿。 买东西的人很少,因此,那老妇人很快就来到他的窗口前,就在他和老妇人对视的一刹那,他惊呆了,她居然是自己的继母!她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她又是何时在小站当起了小商贩? 与此同时,继母也很快认出了他,她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,我在这卖了四年多的货,天天想看我儿,今天,今天真地看到了…… 还没有等他回应继母的话,火车已经开始缓缓启动了,此时的继母也一下子慌了,不再说话,而是拼命地朝他手里塞矿泉水、饼干、鸭爪、方便面,一边塞,一边推着车跟着火车跑。 可火车还是跑起来,弱小的继母很快就被甩开了,再也看不见了。就在那一刹那,他所有的矜持和自尊,轰然倒塌——他把头伸出窗外,朝继母的方向,大声地喊着:“妈——妈!” 练习内容: 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请将上面的文章用自己的话重新缩写。我们会在课堂上对写出的内容进行改正。 改写后给老师读一遍。(要求:声调和发音要准确) 重新口述故事内容(要求:不能看原文或者改写的内容)
曾经,有一个哑巴小男孩。 他的邻居是一个美丽的女孩,如果要形容她的美丽与温柔,那么—或许就是隐起了双翼的天使吧! 男孩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女孩,但是他也明白自己只是个哑巴,对他来说,女孩就像是画像上的维纳斯,可望而不可求。 女孩和男孩的家境都不富裕,他们都很认真的学习,希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。男孩,比女孩大一届。 第一年,男孩考上了大学,去了外地;临走前,女孩说,等我,我会去找你。男孩点了点头,踏上了离乡的火车。 第二年,女孩拿到了录取通知单。 站在大学的门口,女孩的美丽引起了无数男生的驻足和女生的羡慕。 她在找人,她找遍了每一个系,却找不到男孩。 老师说:去年,男孩没有来报道。。。 女孩哭了,哭得那么伤心,落在地上的眼泪和一年来的期盼一起跌得粉碎。 女孩还是坚强了起来,她相信男孩一定在什么地方努力着,所以她也不会放弃。 女孩交不起全部的学费,虽然学校已经减去了部分学费,但是学费对女孩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。 期中的一天,女孩收到了一封家信,信中父母告诉她,有一个亲戚愿意资助她读完大学,女孩笑了,上了大学后,这是她第一次开心地笑出来。 每天,都有不少优秀的男孩围绕在女孩的身边,但是,女孩的心里只有她的哑巴哥哥。 放假了,女孩回到家里。有男孩的消息吗?女孩问男孩的父母。没有,我们也很担心,男孩的父母嘴里说着,表情却异常平静。 我可以去拜访并谢谢那位亲戚吗?女孩问父母。他说不用的,而且他住得很远,是位远房亲戚,女孩的父母这样说,却不知为什么表情显得很紧张。 终于,聪明的女孩明白了,男孩没有消失。但是她没有说破,她把这份欣喜埋在了心底,她要认真学习,到大学毕业,她就要去找男孩。。。 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,女孩拿到了毕业证书和一份国际知名企业的聘用合同。 她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家乡,男孩的父母终于对女孩的坚决态度屈服,说出了男孩的所在的工厂。 具有腐蚀性的酸气,灼热的蒸汽,三米外看不见东西的车间。。。. 女孩站在车间的门口,看着男孩不再挺直的的身影。 女孩的泪又流下来了,男孩被呜呜的哭声吸引,看了这边一眼。霎那间,像触电一样,男孩消失在滚烫的蒸汽雾之中。女孩也冲了进去,但是,这个也不是,那个也不是,每一个人影都打破了女孩的希望。 终于,在最里面的一个车间,女孩找到了那熟悉却又陌生的身影。 我要嫁给你,女孩说,虽然她被呛得直流眼泪,依然面如桃花地笑着,这是她练习了四年的话。 然后,她看着男孩,等待着他的回答。 男孩看着她,突然又跑了,再次消失在蒸汽里,也再次从她的生活中消失。 伤心的女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三天,然后,她背上行囊。毕竟,所爱的人虽然不见了,但生活还要继续。。。 女孩从他父母的口中知道,男孩也来到了这个城市,她又笑了,因为她知道,男孩在默默的守护他。 好几次,她似乎看见了男孩的身影,但当她追过去的时候,那个身影却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。 直到有一天。。。. 女孩住进了医院。 男孩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,脖子上缠着厚厚的绷带。怎么了?女孩焦急地问。 他工作时不小心被钢丝绞到了脖子,没死已经是万幸。他的工友说。 男孩也焦急地看着她,急于知道他来医院的原因。 我。。。女孩慢慢地说,我的声带上长了一个肿瘤,如果动手术的话,或许,我会失去声音。女孩这样说着,但是,眼神里却流露着一份喜悦。 从那天起,男孩又回到了女孩的身边,无微不至的照顾她。直到手术前,女孩看着男孩,说:或许这是我对你说的最后一句话。 我,要嫁给你。我不是可怜你,是因为—我—爱—你!这最后三个字,她并没有发出声音,只是用唇型默默的念。 男孩哭了,然后,看着她被推进了手术室。 灯灭了,主刀医生走出来,对男孩说:手术成功了,但是,她再不能说话了。。。. 然后,男孩看到了女孩幸福的眼神:现在,她和他一样了。 她费力的打着刚学会的唯一一句手语:我爱你!男孩也颤抖做了一样的手势。 他们结婚了,平凡简朴的婚礼。 婚后,一切是那么的平静与美满。 他们的世界没有声音,但是却同样有欢声笑语。 然而,老天爷又一次捉弄了这对苦命鸳鸯,幸福的生活只维持了四年。 男孩得了癌症,是恶性晚期。 女孩这次没有哭,她知道男孩希望她坚强的活下去。 。。。. 男孩安详的合上了双眼,嘴角的微笑表示他去得并不痛苦。 女孩终于忍不住了,握着男孩渐渐冰冷的手,哭声由呜咽变成了响彻医院的悲声。 女孩的朋友们安慰着她。 她轻轻的抚摸着男孩的相片,终于,她喃喃说: 为什么,好不容易走在了一起,为什么你却独自先走了,你忍心留我一个人在这世界吗? 难道只因为我欺骗了你,你就要舍我而去吗。。。。。。?! 几十年后的一个清晨,风烛残年的她站在男孩的幕前,放上他最爱的百合花。 …
老王是一个工程师,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麻烦,事业也总是不顺利。因此,他常常发脾气,抱怨工作环境不好,生活中邻居不互相关心,缺少温暖等等。终于有一天,他决定搬家,换个环境。 他和妻子来到了一个新的城市,搬进新居,这是一栋普通的楼房。老王忙于工作,早出晚归,也没有注意过周围的邻居。 一天晚上,老王正在赶一份第二天开会要用的图纸。楼里突然停电了,屋子里一片漆黑。老王很后悔没有提前准备些蜡烛,看来工作是没法完成了,老王又抱怨起来。 这时,门口传来了敲门声。老王不情愿地开了门。门口站着一个小女孩,“您家有蜡烛吗?”小女孩问。“没有。”老王气不打一处来,“砰”的一声把门关上了。“真是麻烦,”老王对妻子抱怨道,“什么邻居,我们刚搬来就来借东西,这么下去怎么得了!”就在他发牢骚的时候,敲门声又响了起来。 打开门,门口站着的还是那个小姑娘,只是她的手里多了两根蜡烛。“刚才我没说清楚,真是不好意思。我奶奶说,你们刚刚搬来,估计没有蜡烛,就叫我给你们送两根来。”老王顿时愣住了,一时不知说什么好,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,接过蜡烛,他说:“谢谢你和你的奶奶,你们真是热心人。” 在接过蜡烛的那一瞬间,老王突然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,他缺少的就是这份热心啊。屋子亮了,心也亮了。 출처:울산한솔중국어학원
说话方式 他初入职场,对一切都感到新鲜、陌生。一天中午,他刚吃完饭,就迎头撞上老 板。老板微笑着随口吩咐:“你能不能帮我订一份盒饭,或者让王主任回来时帮 我带一份?”这是老板给他的第一个任务,尽管有几分随意。他既紧张又兴奋, 他给快餐店打电话,盒饭已经卖完了。王主任出去吃饭,没有带手机,他也一直 联系不上。 他紧张极了,不知道怎么办,红着脸告诉老板没有订到盒饭也没有联系到王主任。 虽然没有受到老板的责备,但是他心里很失落。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。如果 他灵活一点,帮老板买到一份盒饭并不是什么难事。 不久,他又遇到一件事。老板打电话来找李助理。他回答老板说:“李助理还没 有回来。”但他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随口就推掉老板的问题,于是接着说:“我 马上让她联系您。”老板说:“我有急事,别人也可以。”他立即问道:“这里 有小张、小王还有我,您需要哪一位?”这样,老板的问题解决了。 他工作三年,渐渐变得和别人不同。因为他接电话和别的同事是不同的。“没有” “不清楚”“不知道”不再是他的常用语,他会给对方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 信息,而不是把所有的时间浪费在一个无法解决的困境中。 他就这样一点一点变得不同。他总是比别人多做一点,哪怕只是多说几句话,但 是他总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。有一天老板找他谈话,希望他出任客服部主管,因 为他接电话的方式让老板相信他可以领导好一个客服部。他成功升职。 출처:울산한솔중국어학원
鱼头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,家里很穷,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。每次吃鱼,妈妈先把鱼头夹在 自己碗里,把鱼肚子上的肉夹下,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,放在我碗里,其余的便是 父亲的了。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,她总是说: “妈妈喜欢吃鱼头。” 我想,鱼头一定很好吃的。有一次父亲不在家,我趁妈妈盛饭之际,夹了一个,吃来吃去, 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。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,妈妈买了家乡很贵的桂鱼。吃饭时,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 上的肉,夹进了外婆的碗里。外婆说: “你忘啦?妈妈最喜欢吃鱼头。” 外婆眯缝着眼,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,放进我的碗里,并说: “你吃。” 接着,外婆就夹起鱼头,用没牙的嘴,津津有味地嗍着,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。我一边吃着 没刺的鱼肉,一边想:”怎么?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?” 29 岁时,我成了家,另立门户。生活好了,我俩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。每次吃鱼,最 后剩下的,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。 而立之年,喜得千金。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。有一次午餐,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, 极麻利地捡去大刺,放在女儿的碗里。自己却夹起了鱼头。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。妻说: “乖孩子,妈妈喜欢吃鱼头。” 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,非要吃不可。妻无奈,好不容易从鱼肋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,可 女儿吃了马上吐出,连说不好吃,从此再不要吃鱼头了。 打那以后,每逢吃鱼,妻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女儿,女儿总是很艰难地用汤匙切下鱼头, 放进妈妈的碗里,很孝顺地说: “妈妈,您吃鱼头。” 打那以后,我悟出了一个道理:女人做了母亲,便喜欢吃鱼头了。 출처:울산한솔중국어학원